为什么要回家过年
传统习俗和文化传承
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,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。过年回家团圆,是中国的传统习俗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体现。根据2021年春运期间的统计数据,全国铁路、公路、水路、民航等交通方式发送旅客2.98亿人次,其中返乡探亲流约占春运总量的44.3%。这足以表明春节回家过年的习俗在中国仍然非常普遍,并受到广泛重视。
亲情团圆,共享美好
春节是阖家团圆的节日,是亲人之间表达爱意和亲情的时刻。春节期间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吃年夜饭、守岁、放鞭炮、看春晚,分享彼此的喜悦和悲伤。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的一项调查报告,有82.8%的受访者认为,亲情团圆是春节期间最大的幸福。因此,春节回家过年,是表达亲情、增进家庭凝聚力的重要方式。
放松身心,启航新征程
春节假期也是人们放松身心、调整状态的难得机会。在春节期间,人们可以暂时放下工作和学习的压力,尽情地享受节日的欢乐和祥和,并为新一年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。根据一项针对春节期间国民心理健康的调查显示,91.6%的受访者在春节期间感到心情放松、愉悦,而只有8.4%的受访者感到压力和焦虑。这表明,春节回家过年对于维护国民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