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

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

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

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、转移、收购、代为销售或者以其他方法掩饰、隐瞒的行为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三百一十二条的规定,该罪行的处罚如下:

当行为导致严重后果,如掩饰、隐瞒的犯罪所得涉及电力设备、交通设施等特定物品,或导致上游犯罪无法及时查处,并造成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时,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罚金

当行为导致一般后果时,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者管制,并处或者单处罚金。

单位犯本罪的,对单位判处罚金,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,依照相同的规定处罚。

此外,根据相关司法解释,具有特定情形的行为也应当被定罪处罚,例如:

一年内曾因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受过行政处罚,又实施相同行为的;

掩饰、隐瞒的犯罪所得系特定重要物品,如电力设备、交通设施等;

掩饰、隐瞒行为导致公私财物损失无法挽回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掩饰、隐瞒犯罪所得、犯罪所得收益罪是行为犯,即只要实施了上述行为,就构成犯罪,不论其背后的动机或目的,也不论所涉及的犯罪所得数额大小。
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
掩饰犯罪所得收益罪如何界定?

掩饰隐瞒罪情节严重的标准是什么?

单位犯掩饰隐瞒罪如何处罚直接责任人?